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
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
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诗句原文:
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
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
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注释:
- 《夕发箭场岩下作》:“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 描述了行者忙碌而无暇安闲,内心充满了对未知的忧虑和期待。
- “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在山间溪边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
-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 描绘了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赞颂了那些追求高远理想之人,他们如同凤凰般飞向朝廷之巅。
-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反映了普通人在简朴生活中感受到的知足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触动人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评析:
钱起的这首《夕发箭场岩下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人生的真谛。此外,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淡然与超脱,也让人不禁对其人格魅力产生敬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钱起因公务前往箭场岩下之际,其时正值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诗人独自行走在山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种独特的经历使他产生了许多感慨和联想,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夕发箭场岩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