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
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
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
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注释】
同:和。李五:作者的朋友李元膺的字。
夕次:傍晚驻扎。香山精舍:唐代名僧慧能住持的寺庙,位于长安城南。宪上人:指慧能。
仙舟:神仙般的船。苕水:苕水,即苕溪,源出浙江天目山,流经杭州至余杭县入江。
松门:寺院山门。幽映:幽雅的倒影。
石径:石铺成的小路。趋迤逦:曲折蜿蜒。
草堂:僧房。远公:慧远大师,晋代僧人,曾住此寺。觏止:见到。
忘言:无言之辞,指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说。
凝念:深思。
功德池:佛教用语,指供施主施舍的水塘。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李元膺在长安香山精舍访见慧能大师之时。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晚霞、流水、松林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佛理的体悟。首联写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来到香山精舍拜访慧能大师;颔联描写了寺院内松树环绕、石径曲折的自然景观;颈联则展现了慧能大师高风亮节、清静无为的品格;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以及对慧能大师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