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早发淮口望盱眙》,下面逐句解读:
- 早发淮口望盱眙:早上从淮河入海口出发,望向盱眙方向。
- 养蒙分四渎:在养育和保护这片土地的过程中,将四渎(古代指黄河、长江、济水、汉水)分开。
- 习坎奠三荆:在习坎之地,奠定三荆的基础,这里可能指的是对地理环境的治理或开发。
-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皇帝被迁徙到其他地方,留下一块空地;而被封为王的人则表示要建立一座旧城的遗址。
-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岸边昏暗,似乎有鱼鳖之气;潮水涨满,仿佛能听到鸡鸣的声音。
-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洲渚远隔,沙滩平静;河流空旷,水流清晰可见。
-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一旦接到命令,就急忙奔赴前线,即使千里之遥也会疲倦地悬挂着军旗。
-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从下游的桐柏山远远望去,从上游的木兰陂看过去则显得轻盈。
-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小山隐藏了道路,使得人们感到迷惑;大自然的辽阔和沉重使人感到劳累。
-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只有那颗忠诚的心还在,它映照着清澈的寒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清晨出发去淮河入海口,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