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时分的紫阁峰僧修行的画面,展现了其清寂、宁静的修行生活。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满山雨色应难见: 整座山被雨覆盖,连山上的颜色都难以看清。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郁和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深切同情和理解。这里的“雨色”指的是连绵的细雨,给山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
- 隔涧经声又不闻: 即便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也无法听到远处的梵音,更增添了几分孤寂。“经声”指的是诵经的声音,而“不闻”则强调了这种声音的稀少和难以捉摸。
- 紫阁夜深多入定: 紫阁峰的夜晚特别深沉,许多僧人都在此时进行禅定修行。这里的“紫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而“入定”则是指僧人通过修行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 石台谁为扫秋云: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没有人打扫石台上的落叶或云朵,它们静静地悬挂在那里,仿佛也在享受这份宁静。这里的“石台”是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而“秋云”则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中紫阁峰僧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境界。诗人通过对雨色、经声、入定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秋云”不仅是自然景物,也隐喻了修行者的心灵状态,他们像云一样自在地飘荡在心灵的天空中。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那种寂静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