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
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
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
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庐山石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 诗句释义:
-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描绘了在庐山东岩采集薇草的人影,他们在清晨时看到月亮从山间升起。这句通过“岩际朝见月”表达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
-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形容月亮仿佛是从幽深的草丛中掉落,不是平常的时间,而是更加清澈透明。这里用“怪堕”来形容月亮出现的方式,增添了神秘感和奇特性。
-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描述了月亮如同绿色萝蔓附着在玉兔上,又让高飞的鸟儿歇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和谐。
-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月亮的光芒明亮到足以照亮手掌,让人开始意识到石头上的露华。这句通过描写月亮的光芒,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
-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询问是谁创造了这样的日月星辰,将宇宙万物都熔炼成这样的日月星辰。这里的“阴阳火”指的是阴阳二气交融而成的物质,而“天地物”则泛指宇宙万物。
- “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月亮的影子藏在半山腰,它的光影如同虚轮带着凝雪一般。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月亮在山间的景象。
-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回想起谢灵运赏月的往事,今天遇到了砍柴的人讲述。这句通过回忆历史人物和当下的砍柴人,形成了时空的对比。
- “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白天我乘坐着五彩斑斓的云朵,翩翩起舞,与我的头发一样美丽。这句通过对比,展示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
-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我用图画辨别鬼魅,相信美丽的景色能留存于画卷中。这句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美景的珍惜。
- “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形态和精神突然相遇,整夜难以分别。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亮和自然美景无法分离的情感。
-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如果它能够永远照耀,可以化为黄金的骨骼。这句通过想象和夸张,表达了对月亮永恒之美的向往。
译文:
东岩的采薇人,清晨看见明月升起在岩石之间。
月光似乎从深深的草丛中滑落,不按常规时间显现,更显得清澈透明。
月光如同绿色的藤蔓附着在玉兔身上,又让它休息在飞翔的高鸟之上。
月光的明亮到了能够照亮手掌的程度,使人开始意识到石头上的露水凝结。
谁能够传递阴阳二气的精华,创造出这样日月星辰?
月亮的光线深深投射在半山腰,它的光影如同空虚车轮带着凝聚的雪。
回想起谢灵运赏月的往事,今天遇到了砍柴的人讲述。
白天我乘坐着五彩斑斓的云朵,翩翩起舞,与我的头发一样美丽。
我用图画辨别鬼魅,相信美丽的景色能留存于画卷中。
形态和精神突然相遇,整夜难以分别。
如果它能够永远照耀,可以化为黄金的骨骼。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夜晚的月亮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对月亮本身的描绘,也有对周围环境的刻画,如山峦、草木、云雾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以及不同身份的人对月亮的态度和体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思考,例如“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探究,也蕴含了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