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草渐生长短绿,庭花欲绽浅深红。
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香烟。
窗间夜学凝残烛,轩下朝吟向暖风。
幽客携琴好归去,七丝闲和百泉声。
野寺访僧归带月,芳林携客醉眠花。
径草渐生长短绿,庭花欲绽浅深红。
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香烟。
窗间夜学凝残烛,轩下朝吟向暖风。
幽客携琴好归去,七丝闲和百泉声。
野寺访僧归带月,芳林携客醉眠花。
【注释】:
径草:田间小径上的草木。
渐:渐渐。
短绿:指草木逐渐长高变短,形容时间推移。
庭花:庭院里的花朵。
欲绽:将要绽开。
浅深红:指色彩淡红、鲜红。
夜瑟弦惊绿流水:在夜晚,瑟的弦声惊动了清澈的流水。
暖松花放碧香烟:温暖的松树枝头盛开着碧绿色的花朵,飘散出淡淡的清香。
窗间夜学:窗下的学子们学习到了深夜。
残烛:即将燃尽的蜡烛。
轩下朝吟:在书房中早晨吟诵诗文。
轩:书房。
向暖风:迎着温暖的春风。
幽客:指隐居在山林中的隐士。
携琴好归去:携带琴具准备回家。
七丝闲和:指《七律》,一种七言律诗体裁。
百泉声:指各种泉水的声音。
野寺访僧:到野外寺庙去拜访僧人。
带月:带着月光。
芳林携客:与朋友一起在芳香的树林中游玩。
醉眠花:喝得醉醺醺地靠在花丛中睡着了。
【赏析】:
这是一组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画面。
首句“径草渐生长短绿”,描绘了田间小径上草木逐渐长高变短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第二句“庭花欲绽浅深红”,则是对庭院里盛开的花朵进行细腻的描绘,色彩淡红、鲜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第三句“夜瑟弦惊绿流水”,通过瑟声触动流水的画面,营造出静谧而深远的感觉。第四句“暖松花放碧香烟”,则描绘了温暖阳光下松树上盛开的碧绿色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第五句“窗间夜学凝残烛”,表现了学子们在夜晚学习的情景,以及他们手中的残烛,营造出勤奋读书的氛围。第六句“轩下朝吟向暖风”,则是书房中早晨吟诵诗文的场景,迎着温暖的春风。第七句“幽客携琴好归去”,描写了隐士携带琴具准备回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第八句“七丝闲和百泉声”,则是一首七律诗的引用,象征着和谐与安宁。第九句“野寺访僧归带月”,描绘了野外寺庙探访僧人的情景,并伴随着月光。第十句“芳林携客醉眠花”,则是与朋友们在芳香的树林中游玩,并在花丛中醉眠的场景。这些诗句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宁静、和谐与美好回忆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这些景象的细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