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田家即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 “桑柘”指代农田周围的桑树和柘树,象征着农田。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水蘸堤”描绘了河流环绕着堤岸的景象。

  • “晚风晴景”说明天气晴朗,傍晚时分微风拂面。

  • “不妨犁”表示在这样的天气里,农民们可以继续耕作。

  •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 “高机”可能是指一种纺织工具或机器。

  • “卧蚕子”可能是指蚕茧中的幼虫,这里用“卧”字形象地描绘它们的状态。

  • “下坂”指的是山脚下的斜坡地带,可能是农民们劳作的地方。

  • “饥逢饷馌妻”意味着在饥饿中遇到送来食物的妻子。

  •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 “杏色”指的是杏树的颜色,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羊酪”是一种乳制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杏子的味道。

  • “浮垄”意味着麦田里的穗子随风轻轻摇曳。

  • “雉媒”指的是鸟雀筑巢的行为,这里可能是指田野中鸟儿的活动。

  •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 “生时乐死”意味着无论是在世还是死后,都取决于命运。

  • “皇天”指天空或者苍天,这里用来象征自然法则或天命。

  • “志不迷”意味着人的志向不会迷失方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生活的片段,展现了农民们在大自然中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农具、农作物以及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天命和皇天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