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
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
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
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
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
常若千里馀,况之异乡别。

【注】

  1. 行子:出行的人。
  2. 维舟:系船。
  3. 宵分:夜半时。卷:收起。
  4. 中洲:水中沙洲,洲上烟火断绝。
  5. 苍苍水雾起:形容水雾弥漫。
  6. 落落疏星没:稀疏的星辰在水雾中消失。
  7. 楚越:指吴地,古称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泛指南方。
  8. 明哲:明智而有远见的人。
  9. 常若千里馀:好像距离遥远一样。
  10. 异乡别:分别于他乡。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末年(747)。诗人在江南任幕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天夜景图。开头两句写泊舟不能启航之苦况;后六句写舟中夜景。全诗写得空灵清丽,意境幽远。
    首联“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点明题意,说明诗人是因行旅受阻而滞留江边的。“行子”即行者。“愁潮风”是说风急浪高,天气阴冷。“维舟”即系舟停泊。“不能发”即不能启航出发。“苦风潮”与“未能发”相映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颔联“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写诗人在舟中所见所感。“宵分”即夜深时分。“卷前幔”是说收拢了船前的幔帐。“卧视”是躺着看。“清秋月”是说明亮的秋月。这四句写诗人卧着看着秋月出神。
    颈联“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是说四周芦苇丛生,洲上烟火已灭。“蒹葭”是一种水生植物,此处代指水边。“烟火绝”是说灯火熄灭,一片寂静。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江边景色。
    尾联“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是说茫茫的水雾升起,稀疏的星星消失在水雾之中。“苍苍”形容浓密的样子。“水雾起”是说水汽上升形成水雾,“落落”即稀疏的样子。“落落疏星没”是说稀疏的星星消失在水雾之中。这两句写诗人所看到的江面景色。这两句写诗人所见江面的景色,既写出了江面的空旷,又写出了水色的清澈透明。
    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江天夜景,内心自然会产生感慨之情。于是,尾联便写到诗人的感慨:“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其如”即那该怎么办呢?“念极浦”是说想到故乡的极浦(即长江入海的地方)。“又以思明哲”是说又想到了明智有远见的人。这两句写诗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明智有远见的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写得空灵清丽,意境幽远,既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又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