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
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
【注释】
- 过龙湾:地名。五王:指五代时后唐明宗的五个儿子,即石重润、石重睿、石重渥、石重荣和石重信。
- 阁访友人不遇:到江阁去探访友人却没见到。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天复五年(公元905)游龙湾五王阁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景,“野桥秋水落”,野桥下秋水潺潺,“江阁暝烟微”,江边的阁楼上迷蒙着暮霭。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受,写得十分真切、传神,为全篇定下了幽冷清静的基调。第三句用一“又”字,点出时间已近正午。第四句以“高人”自喻,说自己虽身处山野,但心志高远,志趣高雅;而友人则不然,他仍像一般人一样,只顾眼前的安逸享乐。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与朋友的不同评价,也表现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鄙弃。
五六两句紧连前文而来,写自己久久在江阁上等待友人,但友人始终不露面。“青林依古塔”,是说江边古木环绕着一座古塔。“虚馆静柴扉”,是说江阁空寂无人。“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两句中“又”、“犹”二字,把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之情表现得更加深切。这两句不仅写诗人在江阁上等候友人的情景,而且通过描写环境的幽美和时间的推移,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聊,表现了他内心的惆怅和无奈。“高人”二字,既指诗人的朋友,也暗指自己。
最后两句写诗人久久等不到朋友,只好独自坐在江阁上,一边思念着朋友一边观赏江边柿子树叶的稀少。这两句诗,一方面抒发了诗人因友人不来而感到孤寂无聊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寂寞无聊之时仍然能发现美景的闲适心态。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