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千岭树,桂水九秋波。
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多。
【注释】
湘口:湘江入洞庭湖的口。
桂水:即漓江,流经桂林附近,因盛产桂花而得名。
猿声绝:指深秋猿猴啼叫停止。
清:明亮。
多:繁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氛。前两句写湘山、桂水的景物,后两句则通过“露重”、“风清”等自然景象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感情色彩。
首联是写诗人在湘江北岸遥望湘山和桂水的景象,以山树和水波作陪衬,表现了湘江两岸的美丽风光。湘山连绵起伏,树木葱郁;湘水九曲回环,水波荡漾,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颔联则是写湘山的秋色和湘江的水色,进一步衬托出秋天的景色之美。“猿声绝”一句,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猿猴不再啼叫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已经由激动转为平静。同时,“风清”也暗示了天气凉爽宜人,为下文的“月色多”作了铺垫。
颈联是写诗人观景时的所见所感。“露重”一词,既写出了秋天的夜晚露水浓重的特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已经由激动转为平静;“月色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赞赏之情。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站在湘江边,仰望着满天繁星闪烁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赞美上,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上。
这首诗通过对湘山、桂水和月亮等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