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
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剪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
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
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注释】

  1. 十年官不进:十年间,官职没有升迁。
  2. 敛迹无怨咎:收敛自己的足迹,没有遭受怨恨和责备。
  3. 漂荡海内游:在四海之中漂泊游玩。
  4. 淹留楚乡久:长久地停留在楚国(这里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5. 因参戎幕下:于是参加了军幕之下的工作。
  6. 寄宅湘川口:在湘江之滨的住宅。
  7. 剪竹开广庭:剪掉竹子开垦庭院。
  8. 瞻山敞虚牖:望着高山敞开了窗子。
  9. 闲门早春至:家门常常早早就迎来春天(这里形容自己经常闭门谢客)。
  10. 陋巷新晴后: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天刚放晴就出来散步。
  11. 覆地落残梅:地面上铺满了落在地上的梅花。
  12. 和风袅轻柳:春风轻轻吹动着柔弱的柳条。
  13. 逢迎车马客:招待来往的车马客人。
  14. 邀结风尘友:招引那些在风尘中结交的朋友。
  15. 意惬时会文:心中感到满意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吟诗作对。
  16. 夜长聊饮酒:夜深人静,就一起喝酒聊天。
  17. 秉心转孤直:秉持公正的心性变得正直。
  18. 沈照随可否:沉湎于酒色,任凭是非好坏。
  19. 岂学屈大夫:难道要学习屈原那样为国忧劳吗?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诗写与友人同游王侍御参谋宅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与友人同游时所见景物和所感之情,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清丽,意境高远,是一首抒情写景的好诗。
    第一联“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点明题旨:“十年”即自述十年来仕途不顺,但自己并未怨愤;“敛迹”即收敛行踪,“无怨咎”即无所怨恨。这一联以议论开篇,既表明了自己不为名位所动摇的高尚节操,也暗示了官场的黑暗腐败,抒发了一种悲愤不平的感情。
    第二联“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进一步写自己的飘零处境:“漂荡”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海陆漂泊、四处流离的境况;“淹留”则说明自己长期滞留在外,不能归去。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身在何处,又透露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联“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写自己应征参军而进入军营,暂时寄居在湘水之畔。这里既写出了自己身处军营的艰难处境,又暗示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之心。
    第四联“剪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剪掉竹子开垦庭院,望着高山敞开了窗子。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己居住环境的优美,更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开朗的胸襟。同时,这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逃避。
    第五联“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写自己经常闭门谢客,喜欢在早春时节出门散步。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又暗示了自己对名利的追求已经淡化,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六联“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地上铺满了落在地上的残梅,春风轻轻吹动着柔弱的柳条。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居住环境的优美,又表现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第七联“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写自己喜欢接待来自各地的车马客人,并邀请那些在风尘中结交的朋友。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交友广泛,又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开朗的胸襟。同时,这也暗示了自己对名利的追求已经淡化,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八联“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写自己心中感到满意的时候就会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夜深人静时会一起喝酒聊天。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又暗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九联“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写自己虽然被世俗所诱惑,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非正义的事物所迷惑。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又表现出了他面对诱惑时的从容不迫和清醒头脑。
    第十联“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写诗人并不打算效仿屈原那样忧国忧民,而只是偶尔与渔夫交谈,感到惭愧而已。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的处境的认识,又表现出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