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冬至夜作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注释:冬至夜,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开始回升的日子。诗句一以“中宵”起韵,暗指冬至之夜,二以“动葭灰”起韵,暗示了冬至节气的到来。三句以“北枝”起韵,表达了对早梅的喜爱之情。四句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五、六两句,诗人用“河源”和“地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阴寒之气不能阻挡阳气的回升,而阳气则从地底升起。七、八两句,诗人用“惨舒”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无常,无法预测。九、十两句,诗人用“蚊响”来比喻寒冷天气,认为蚊子的声音也会像雷声一样吓人。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冬至之夜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冬至节气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