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天台智者大师的智慧和成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天台智者大师画赞(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描绘了天台智者大师的形象和他的名字,以及隋炀帝对他的尊崇。
  2. 天台大师俗姓陈:描述了天台智者大师的姓氏和籍贯。
  3. 其名智顗华容人:进一步介绍了他的姓名和出生地。
  4. 隋炀皇帝崇明因:“隋炀皇帝”指的是隋炀帝杨广,“崇明因”表示他受到隋炀帝的尊重或推崇。
  5. 号为智者诚敬申:表明他在隋炀帝心中的地位。
  6. 师初孕育灵异频:指大师开始展示出超凡的智慧和能力。
  7. 彩烟浮空光照邻:描述了大师的神通广大,能够在空中产生彩色的烟雾,照亮周围的环境。
  8. 尧眉舜目熙若春:形容他的外貌和气质像尧、舜一样美好。
  9. 禅慧悲智严其身:强调了他的智慧、慈悲和道德修养。
  10. 长沙佛前发弘誓:指他在长沙佛教圣地发下宏愿,决心弘扬佛法。
  11. 定光菩萨示冥契:描述他与定光菩萨有缘,能够感应到菩萨的指引和启示。
  12. 恍如登山临海际:比喻他在佛学上的成就和境界。
  13. 上指伽蓝毕身世:表明他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
  14. 东谒大苏求真谛:他东渡日本,向达摩学习佛法。
  15. 智同灵鹫听法偈:表示他的智慧和悟性已经达到了佛陀的水平。
  16. 得宿命通弁无碍:他能够通晓宿命,不受阻碍。
  17. 旋陀罗尼华三昧:他修习陀罗尼咒,达到了华三昧的境界。
  18. 居常西面化在东:他经常在西边讲经说法,但实际是在东方教化众生。
  19. 八载瓦官阐玄风:他在瓦官寺讲经八年,传播了佛教的玄义。
  20. 敷演智度发禅蒙:他广泛传授智慧,启迪禅宗的修行者。
  21. 梁陈旧德皆仰崇:他对梁朝的旧德都表示尊敬和仰慕。
  22. 遂入天台华顶中:他最终到达了天台山,成为了那里的高僧。
  23. 因见定光符昔梦:他梦见一位名叫定光的菩萨,预示了他的命运。
  24. 降魔制敌为法雄:他降伏了妖魔,成为佛法的伟大象征。
  25. 胡僧开道精感通:他引领了外国的僧人进入佛门,使他们受益匪浅。
  26. 又有圣贤垂秘旨:他还留下了许多圣贤们留下的教诲和指示。
  27. 时平国清即名寺:他所在的寺庙在当时是国家的重要寺院之一。
  28. 赎得鱼梁五百里:他用五百里鱼梁赎回了一座寺庙,使之成为佛教的中心。
  29. 其中放生讲流水:他在那里讲述佛法,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
  30. 后主三礼洞庭里:他受到了南朝后主萧纲的三次邀请,希望他能来参加宴会。
  31. 请为菩萨戒弟子:他接受了后主的邀请,成为菩萨戒弟子。
  32. 炀皇世镇临江涘:隋炀帝在江边建立行宫,邀请他去居住。
  33. 金城说会求制止:隋炀帝在金城里召集会议,希望他能阻止战争。
  34. 香火事讫乃西旋:他的香火事业结束后,就返回了中原。
  35. 渚宫听众逾五千:他在渚宫讲经,听众超过五千人。
  36. 建立精舍名玉泉:他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精舍,名为玉泉寺。
  37. 横亘万里皆禀缘:这座寺院横跨万里,它的存在都是因为缘分所致。
  38. 炀皇启请回法船:隋炀帝请求他回到中国,带回佛法。
  39. 非禅不智求弘宣:他之所以回到中国,是因为只有通过禅宗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播佛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