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下山过梅根
岸边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晚霞映红了枝头。袅袅炊烟升起,仿佛能吹拂到鬓边,催促着出征的日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我来自遥远的泽国,有谁会来问我?道路在侯门之中,我又怎会知道呢?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只怕岁月无情将我衰老,又害怕忙碌的生活让我错过了青春。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可真是可怜那些在江上的钓鱼人,独自倚靠着斜阳,却只能空手而归。
译文:
岸边的树叶经秋后纷纷落下,晚霞映照在枝头。轻烟袅袅升起,仿佛能吹拂到我的鬓发,催促着我出征的日期。
我家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谁还会来询问我呢?我的道路是在富贵的侯门之中,我又怎能知道呢?
我担心的是岁月会无情地将我衰老,又害怕忙碌的生活让我错过了青春。
可怜那些在江上的钓鱼人,独自倚靠着斜阳,却只能空手而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自己即将出征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落叶、烟雾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即将远行,无法回家的无奈和悲伤。
接下来的句子“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地方,不知道家里人是否还在那里;而他的道路又在富贵的侯门之中,又怎么能了解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迷茫。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他担心岁月无情地将他衰老,又害怕忙碌的生活让他错过了青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的“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则是对那些在江上钓鱼人的讽刺。他们独自依靠着斜阳,却只能空手而归。这两句诗以反讽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所作为的人的不满和讥讽。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力感、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以及对那些无所作为的人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