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归山人事赊,素琴丹灶是生涯。
床头残药鼠偷尽,溪上破门风摆斜。
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
遥知此去应稀出,独卧晴窗梦晓霞。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首句“自说归山人事赊”写自己向张逸人讲述归隐生活,说明归隐生活是值得期待的;第二句“素琴丹灶是生涯”,用典表达对归隐生活的赞美,认为清静的生活才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第三句“床头残药鼠偷尽”,暗喻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第四句“溪上破门风摆斜”,写自己归隐山林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心情。第五句“石井晴垂青葛叶,竹篱荒映白茅花”,描写了山林中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第六句“遥知此去应稀出,独卧晴窗梦晓霞”,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我自告奋勇地告诉张逸人说,归隐山林生活是值得期待的,那清淡的生活才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啊。床头的残药被老鼠吃光了,门前的溪流被风刮得乱摇乱晃,山涧里青葛树的叶子被水打落,篱笆外的野草长满了杂草。我知道这次你远行一定很少出门,我只好独自在明亮的窗前梦见清晨的阳光吧。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向张逸人介绍自己归隐山林的打算,表明归隐是值得期待的。首句说,“自说归山人事赊”。意思是说,自己主动向张逸人讲述归隐生活,说明归隐生活是值得期待的。次句用“素琴丹灶”作结,点明归隐是诗人的理想。这里,“素”字、“丹”字,既点明了所用之物,也点出了所用之炉,又写出了所用之器物的颜色。“是生涯”三字,则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归隐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清静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才更符合他的人生理想。
第三句写自己的归隐之志。诗人以“床头”二字为题,写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床头”本是睡觉的地方,却因为官事缠身而成了“床头”,可见仕途的艰难。“残药”二字,暗示自己长期奔波于仕途之中,身体已不支,因此才不得不退居林下,过上隐居生活。而老鼠之所以敢偷食“床头”的残药,是因为主人已经不在了。这一句表面上看似写景,其实却是写意,通过写“残药”、“床头”、“残药鼠”来表达自己的仕途艰难和归隐之志。
诗人写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溪上破门风摆斜”,是写诗人回到家乡之后的情景。“破门”二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回到家乡之后,看到门外溪流上的风浪把门扉吹得歪斜,便觉得非常惬意,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一般。“溪上”二字,既交代了诗人归隐的地点,又暗示了他与世隔绝的孤高性格。“风摆斜”,不仅写出了风吹过来时的感觉,还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风摆斜”三个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既写出了风的吹拂,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接下来的四、五、六三句写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喜爱。“石井晴垂青葛叶”,是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美景。“石井”二字,既点出了山中景观,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晴垂青葛叶”一句,则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使人联想到诗人在山中的孤独生活。“石井”二字,既是实指,又是象征,象征着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
“竹篱荒映白茅花”,是写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感。“竹篱”二字,既点出了诗人居住的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荒映白茅花”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和寂寞。这句中的“荒”字,既写出了篱笆的破败,又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寂寞之情。
最后一联是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憧憬。“遥知此去应稀出”,意思是说知道这次你远行一定很少出门了,我只好独自在明亮的窗前梦见清晨的阳光吧。“独卧晴窗梦晓霞”,则是说只有独自卧在明亮的窗前梦见清晨的阳光了。“独卧”“晴窗”“梦晓霞”,都是写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句话,但却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歌显得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