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闲碧霁瑞烟开,锦翅双飞去又回。
一种鸟怜名字好,尽缘人恨别离来。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龙池禁漏催。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
诗句解析:
- “鸳鸯” - 描述一对鸟,常在文学和艺术中象征爱情。
- “红闲碧霁瑞烟开,锦翅双飞去又回。” - 描绘了一对鸳鸯在空中飞翔的景象,红色的羽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而它们的翅膀则像是织锦一般美丽。它们一起飞翔,然后又一起返回,象征着爱情的和谐与美好。
- “一种鸟怜名字好,尽缘人恨别离来。” - 描述了人们对鸳鸯的喜爱,因为它们的名字代表着吉祥和美好,而人们却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这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离别的痛苦情感。
-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龙池禁漏催。” - 描述了鸳鸯在温暖的牛渚地区和美丽的汀洲沙滩上休息,以及在夜晚宿于龙池边,受到了时间的催促和束缚。这描绘了鸳鸯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 “相对若教春女见,便须携向凤凰台。” - 描述了如果让春天的姑娘看到这对鸳鸯,她们就会带着它回到凤凰台上。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译文:
红艳艳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盛开的花朵,锦翼双飞的鸳鸯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它们的名字寓意吉祥,让人喜爱,但人们却因离别之痛而心生怨恨。
它们栖息在温暖的牛渚之地和美丽的汀洲沙滩上,享受着时光的悠闲。
夜晚,它们在龙池边休息,被时间所迫。
如果有人看到它们,他们就会把它们带回家,回到那个充满诗意的凤凰台上。
赏析:
本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鸳鸯比作盛开的花朵和织锦一般的美丽,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美丽的姿态和动人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鸳鸯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验。此外,诗中的“若教春女见”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使诗句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美感。最后,诗人通过对鸳鸯的描述,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