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竿朝与暮,披蓑卧横楫。
不问清平时,自乐沧波业。
长畏不得闲,几度避游畋。
当笑钓台上,逃名名却传。

【注释】

①渔人:指隐逸的士人。②垂竿:指钓鱼时把钓杆垂在水面上。③披蓑:指穿着蓑衣,④横楫:指划桨。⑤清平:指太平盛世。⑥沧波业:指在沧海里捕鱼的生活。⑦长畏:长期怕。⑧几度:多次。⑨当笑:应当笑一笑。⑩钓台:指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即渭水之滨。⑪逃名:躲避功名利禄。⑫传:流传。

【译文】

早晨傍晚都下钩取鱼,身穿蓑衣卧在船边划桨。

不问太平与否,自己享受着沧海里的生涯。

经常害怕没有闲暇,几次逃避到打猎游玩。

应该笑着嘲笑那些在钓台上,躲避名声名声却流传。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情趣的小诗。全诗从“渔人”这个角度落笔,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功名的志趣。首两句写垂钓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第三句点明他并不羡慕太平盛世的生活,第四句写他在沧海中垂钓,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从事他的爱好;第五句写他厌恶官场上的应酬,怕没有休息的时间,第六句写他常常逃避这种应酬,第七句以“当笑”“逃名”两语结束全诗,表明他对官场的不满和蔑视,也表现了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风亮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之一,是一组五言古诗的总题。组诗共五首,此为第二首。

这组诗以咏古抒怀为内容,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他对于当时朝廷政治昏暗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状况十分不满,并流露出对黑暗现实强烈的憎恶情绪。

第一首写齐景公好鹤,齐国大夫晏子规劝他不要只图个人的安逸,要关心百姓的疾苦。第二首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栖身于会稽山上,他给文种写信表示愿意像范蠡一样去经商,文种回信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人,不因贫穷而放弃自己的志向,所以宁愿死去也决不做无义的事。”这里通过范蠡的典故表达自己虽处江湖之远也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第三首写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后,韩信曾建议把所得全部封给有功的将领和士兵,刘邦却说:“你虽然功高震主,但我仍不能忘记当年和你一起逃亡的日子。”最后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来比喻功臣宿将终不免一死的命运。末二句用春秋时吴国太宰伯嚭的故事,说明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宠而遭到杀身之祸。

这些诗篇都运用历史传说或寓言故事来寄寓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前四首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说明道理,最后一首则是直接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

李白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永王李璘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因而常以神仙游侠自娱自乐,幻想超脱尘世。因此,他的诗歌中常出现神仙游侠的形象,如《古风》中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举觞酹浮月,空歌白霓谣”,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句,就表现出他那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古风》十九首中还有不少诗篇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志向,如《南陵别儿童入京》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气风发的神态溢于言表;《西上莲花山》(“西登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则想象自己登上高山见到了北斗七星中的“老人星”,暗寓希望统治者能够觉悟;《行路难》三首(其一)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自己对仕途道路坎坷的不平之气;《行路难》三首(其二)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则又是另一番心境了;《行路难》三首(其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风格豪迈洒脱。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李白的诗气势豪放,富有浪漫色彩。李白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到大自然景象中去,使景物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如《庐山谣》:“欲上青天览明月,长风万里送秋雁。遥看瀑布挂前川,不见庐山真面目。”又如《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绝峰的英雄气概。

李白诗中常运用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遭遇。如《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在这里用玉盘、瑶台镜的典故来形容月亮的美好,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长沙?沅湘流不尽,屈宋笔难赊。日月何灼灼,星河欲转璇。”“牛渚”即牛渚矶,是长江流经安徽当涂县西北面的一个江湾。牛渚矶有“西江夜泊”的遗迹。诗人夜泊牛渚矶时,看见江边的石头上有一块石壁,上面刻着离骚的全文,于是他想起了屈原,想起了他的《离骚》,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

李白的诗语言雄奇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行诗句,一气呵成,一韵到底,写得气势磅礴,惊心动魄,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再如《行路难》三首中的第一首:“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这首诗开头连用四个地名——“大道”、“长安”、“淮阴”和“洛阳”。作者由“大道”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到自己不被朝廷任用而四处漂泊的境况,想到许多志士仁人得不到赏识而郁郁寡欢的遭遇。然后他又写到韩信、乐毅的事迹,最后说到昭王白骨无人收拾的情景。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李白还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如《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仰望蜀道,用手抚摸着井沿,感到极度恐惧,几乎要晕倒,但又不得不强作镇静。又如《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是说:即使整天吃山珍海味也不值得看重,我只求永远沉醉在这欢乐之中而不愿清醒过来!这样夸张的说法更能体现李白的个性和狂放不羁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