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虽惜别,一去何时见。
飞鸟犹恋巢,万里亦何远。
妾愿化为霜,日日下河梁。
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

注释

寄远: 指写这首诗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游子: 离家在外的人,指我。
惜别: 因为分别而感到遗憾和不舍。
何时见: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
飞鸟: 比喻人或事物像飞鸟一样自由飞翔。
犹恋巢: 仍然怀念自己的家或巢穴。
万里: 形容距离很远。
亦何远: 即使相隔万里也无所谓。
妾: 古代女子的自称。
愿化为: 希望变成某种东西。
霜: 这里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日日下河梁: 表示每天不断地盼望着归来。
侵鬓色: 染上岁月的痕迹。
薄情郎: 指自己不珍惜感情的男子。

译文

游子虽然舍不得离别,一去何时能再相见?
就像飞鸟还留恋着自己的巢穴一样,即使我们相隔千里,又算得了什么遥远?
我希望能化为思念之情如霜一样的结晶,每天都盼望着你回到我所在的河边的桥上。
如果能够染上你的薄情,让我先被时间侵蚀,那我宁愿早一点变老。

赏析

此诗以“寄远”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朋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首句“游子虽惜别,一去何时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游子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第二句“飞鸟犹恋巢,万里亦何远”,用飞鸟比喻自己,表达了无论距离多远,都阻挡不了对家的眷恋。第三句“妾愿化为霜,日日下河梁”,则将这种思念化作了如霜一般的结晶,每日都在等待着与亲人的重逢。末句“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更是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希望能够早日变老,以便早日见到亲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