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译文):在奉新新建了南郊的居所,我与卫右丞住在一起,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译文):上位的官员正在谈论道理,我的郊外居所仍然保持着邻里和睦。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译文):六符已经清晰明亮,万物随着陶轮被塑造。这里的“六符”指的是古代帝王用来颁布政令的六种凭证(玉、金、龟、竹帛、丝缕、铁),而“昭晰”(明亮)是指这些文书都已经发出来了;而“万象”,则是万物,即自然界的所有景象。“陶钧”是古人用来制陶器的转轮,这里指大自然的创造过程。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译文):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我就驾车前往了。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译文):推开窗户,可以感受到凉爽的气息,迎接的是清新的早晨。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译文):山中的海市蜃楼出现了,河里的鱼儿和鸟儿也变得驯顺起来。这里的“蜃雨”,是说海边经常有海市蜃楼出现。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译文):难道我们追求的道路是一样的吗?我们是像上古时期的圣人一样生活。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译文):石君掌管着国家的五部重要部门,他的地位非常尊贵。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译文):住所周围都是烟火之气,经常要招待客人吃饭喝酒。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译文):伟大的道德是没有界限的,伟大的德行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译文):经历了千年的时间,再次听到了《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音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