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山吏部,墓作石桥东。
宅兆乡关异,平生翰墨空。
夜泉无晓日,枯树足悲风。
更想幽冥事,唯应有梦同。
【注释】
不知:不知道。山吏部:指山简,曾任吏部尚书。石桥:指徐侍郎墓前的石桥。宅兆:坟墓。乡关(xiáo guān):家乡与京城之间的距离。翰墨:书信。晓日:早晨的阳光。枯树:指坟墓前的枯树。幽冥:阴间。梦同:梦见相同。
【赏析】
这是诗人在游览徐侍郎墓时有感而作的五言绝句。诗中表现了对徐侍郎墓地的怀念以及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
首句“不知山吏部,墓作石桥东。”是诗人进入徐侍郎墓后的第一印象。“不知”表明诗人对徐侍郎的不熟悉,但通过诗人的观察,却能感觉到徐侍郎的崇高地位。“山吏部”,即山简,曾任吏部尚书。“墓作石桥东”,描绘的是徐侍郎的墓地。诗人从远处望去,徐侍郎的墓前有一个石桥,这是徐侍郎生前为官所修,死后也得以保留,这无疑给这位已经死去的官员增添了一分尊严。
第二句“宅兆乡关异,平生翰墨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徐侍郎的缅怀之情。“宅兆”是指人的坟墓;“乡关”是指家乡和京城之间的距离。“翰墨空”,意味着徐侍郎生前以笔为生,他的一生都在挥毫泼墨之中度过,但他最终未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流传于世。这里的“空”,既指其生前未能如愿以偿,也暗含其死后仍无人问津之悲凉。
第三、四句“夜泉无晓日,枯树足悲风。”则是通过描绘徐侍郎墓地的自然环境来表达诗人的哀思。“夜泉”,指的是墓地上的泉水,因为夜间寒冷,所以泉水显得更加清澈。这里的夜泉,既象征着徐侍郎的清白之身,又暗示着其死后无人祭扫之凄凉。“枯树”则是指徐侍郎墓前的一棵树,由于岁月的侵蚀,它已然枯萎,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徐侍郎的离世和他生前的孤独。
最后一句“更想幽冥事,唯应有梦同。”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徐侍郎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希望在阴间,徐侍郎能够与自己共同享受梦中的美好时光,这既是诗人对徐侍郎的深深思念,也是他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徐侍郎墓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徐侍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明了,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