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注释】凝笳:长笛。丹旐:大红的旗。本朝:指唐朝,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姓李,唐人尊称其为太宗皇帝。汉、胡:这里指唐王朝和吐蕃。扫胡关:指平定吐蕃。浮云满世间:指世道混乱,奸佞当权,贤良被排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至二年(759),即公元761年前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衰微的忧虑,以及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愤慨,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

首句“凝笳催晓奠”,点明时间是在清晨。第二句写送葬的人来到青山脚下。第三句“夕照新茔近”写傍晚送葬的人回到墓穴附近。第四句“秋风故吏还”写傍晚时送葬的人又回到了原处。第五句“本朝光汉代”写送葬的人看到唐王朝的旗帜,想到唐朝曾经辉煌,而现在却衰败到连吐蕃都敢来侵犯的地步了。第六句“从此扫胡关”写出送葬的人认为唐王朝应该收复中原,结束外患。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这两句话表明送葬的人感到国家危亡,天下动荡不安,无法挽回的局面已经出现。诗人用“天难问”来表达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与无奈,用“浮云满世间”来形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