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学道莫言说。
言说性恒空。
不断贪痴爱。
坐禅浪用功。
用功计法数,实是大愚庸。
但得无心想。
自合太虚空。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失调名 劝诸人一偈(译文:劝导他人书写一首诗)
- 失调名: 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文体或诗歌的形式。”失调”意味着不遵循传统或规范的格式,而这里的“名”可能是指名称、题目或者主题。
- 劝诸人: 是向其他人传达某种信息或劝告的意思。
- 一偈: 在佛教文化中,”偈”通常指短诗、偈颂或者佛语。这可能是一首简短的诗歌,用以教导或劝诫他人。
2. 劝君学道莫言说(译文:告诫你学习道家之道,不要空谈)
- 劝君: 这里是劝告或建议别人做某事。
- 学道: 学习道家的思想或方法。
- 莫言说: 强调不应该只是空谈或口头上的说法,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学习和理解道家的理念。
3. 言说性恒空(译文:言语总是空的)
- 言说: 说话,表达意见或想法。
- 性恒空: 这里用“性”字可能表示本质或本性,而“恒空”则表示永远的空性,即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无常的。
4. 不断贪痴爱(译文:贪欲和痴迷是持续存在的)
- 不断: 连续且不间断。
- 贪痴爱: 贪欲、迷惑和爱慕。这些都是人类情感和行为中常见的负面因素,可能导致人们陷入困境。
5. 坐禅浪用功(译文:坐禅时也容易浪费力气)
- 坐禅: 静坐冥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浪用功: 随意使用力量或努力。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诱惑而分心,导致无法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6. 用功计法数(译文:努力计算方法和数量)
- 用功: 努力工作或修行。
- 计法数: 考虑策略和数量。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关注方法和数量,而不是真正的内心体验。
7. 实是大愚庸(译文:这实际上是最大的愚蠢和平庸)
- 实是: 确实如此。
- 大愚庸: 非常大的愚蠢和平庸。这里批评人们过度关注形式和数字,忽视了真正的修行和内心的成长。
8. 但得无心想(译文:只要没有贪欲之心)
- 但得: 只要。
- 无心想: 没有贪欲之心。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无欲的重要性,这是实现修行目标的关键。
9. 自合太虚空(译文:自然就融入了宇宙虚空)
- 自合: 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太虚空: 宇宙虚空。这里形容修行的人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传统的儒家学说,强调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原则——无为(顺其自然)、超越世俗的欲望和执着于物质的追求。诗中的“失调名”“言说性恒空”等句子,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修行的目标,即通过冥想和内省,消除贪欲、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还充满了禅宗的风格和意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