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
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
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
- “明月”象征着明亮的月光,通常在夜晚出现。
- “山头”指的是高处或山顶。
- “天河”可能是指河流或天河,这里用来形容河流横贯的景象。
- “戍楼”是古代边防的瞭望塔。
注释: 描述夜晚时分,月亮高悬,银河横跨天际,远处的戍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 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
-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 “千万里”形容距离之远。
- “沧江”指深蓝色的江水,沧江可能是一条大河。
- “朝夕流”表示日夜不停地流动。
注释: 描绘一幅辽阔的天空和流动的江水画面,强调自然的宏伟与永恒。
-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
- “浦沙”指河岸的沙滩。
- “望如雪”形容景色美丽,像雪花一样洁白。
- “松风”可能是指松树发出的风声。
- “听似秋”表明听到的声音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感觉。
注释: 描述河边的沙滩在月光下如同覆盖了一层白雪,而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音仿佛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 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
- “烟霞曙”形容日出时天空被薄雾和朝霞染成美丽的色彩。
- “花鸟”指花朵和鸟类。
- “乱芳洲”形容花朵繁多、杂乱地生长在小岛上。
注释: 描绘一个宁静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时,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译文:
明月照山顶,银河横贯天地间。
白云飘万里,苍茫江流昼夜不息。
河畔白沙似积雪,松林风声仿秋意。
晨曦初现烟霞新,花鸟争鸣绿洲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首句将明月比作山顶的明灯,为读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次句以银河横贯天地,突显出宇宙的浩渺无垠。接着,三、四两句分别以“白云”“沧江”勾勒出一幅宽广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持久。五、六句中,诗人通过对浦沙、松风等细微之处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最后两句,诗人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