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霖霖竟不停,羁愁寂寂夜何宁?
山遥塞阔阻乡国,草白风悲感客情。
西瞻瀚海肠堪断,东望咸秦思转盈。
才薄孰知无所用,独嗟戎俗滞微名。
秋中霖雨
寒雨霖霖竟不停,羁愁寂寂夜何宁?
山遥塞阔阻乡国,草白风悲感客情。
西瞻瀚海肠堪断,东望咸秦思转盈。
才薄孰知无所用,独嗟戎俗滞微名。
注释:
秋中霖雨:秋天的雨水淅沥不断。
寒雨霖霖竟不停:冷雨连绵不断。寒雨霖霖,形容雨下得很大、很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羁愁寂寂夜何宁?:旅途之中,诗人的心情非常忧郁,夜晚更是无法入睡。羁愁,即羁旅之愁,指诗人因公务而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的忧愁;寂寂,寂寞无声的样子。夜何宁,意思是夜晚如此寂静,却又如此难以安宁。
山遥塞阔阻乡国,草白风悲感客情:远望山峦,只见山峦在天边延伸,与塞外辽阔的原野相接,心中不禁生出一种被隔绝于故乡的感觉;风吹过草原,草木萧瑟,一片凄凉,这自然景象更让人感受到客居的凄凉。
西瞻瀚海肠堪断,东望咸秦思转盈:向西望去,只见茫茫大海;向东望去,则是遥远的秦国。瀚海,浩瀚无边的大海;咸秦,泛指中原地区,也可以理解成秦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才薄孰知无所用,独嗟戎俗滞微名:诗人自嘲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为国所用;同时,他也感叹戎族的风俗和自己的名声都受到了束缚。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挣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雨景、抒发羁旅之愁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连绵的景象,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句“寒雨霖霖竟不停”,开篇就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季,天气寒冷,雨水纷纷扬扬。这种天气状况往往给人带来压抑、沉闷的感觉,诗人却以“寒雨霖霖”来形容,似乎在说这是一种常态,而非偶发事件。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季节的特点,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羁愁寂寂夜何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身在异乡,心情烦闷,夜不能寐,这种情境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但在这里,诗人将其放大,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产生共鸣。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山遥塞阔阻乡国,草白风悲感客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雨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他站在高处远眺,只见山峦连绵起伏,与塞外的原野相接,仿佛被隔离开来;风吹过草原,草木凋零,一片凄凉。这种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最后两句“西瞻瀚海肠堪断,东望咸秦思转盈。”则将视角转向了更远的地方。诗人向西望去,只见茫茫大海;向东望去,则是遥远的秦国。这里的“瀚海”和“咸秦”都是地名,分别指代了广阔无垠的大海和中原地区。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雨中的自然景观和自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诗人的心情波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感慨。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