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灵明超太虚,目前万物不差殊。
十方法界都包尽,惟有真如也太迂。

【注释】

圆觉:佛教名词,指“如来藏”,即一切众生的本心。

十方法界: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世界及涅槃界。

都包尽:包容了。

惟有真如(tèruán):佛经中称“真如”(zēnruán)为“实相”“自性”或“法身”。

迂:迟缓、不切实。

【赏析】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僧惠能于黄梅双峰山东林寺所撰。这是一首颂赞佛性与真如的诗。

第一句,从“圆觉灵明”到“太虚”,颂赞佛性。佛性是成佛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是万法之源,无量无边,其本体即是“圆觉”。佛性具有无限广大,超越一切时空的能力。这一句颂扬佛性,以超太虚形容其无穷无尽。

第二句,由佛性推及万物。佛性是万物的根本,它使万物具有了存在的价值。万物在佛性的照耀下,显现出它们各自独特的面貌。

第三句,从“目前”到“都包尽”,进一步颂赞佛性。佛性包容着一切法界,包括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和法界等六个不同的法界,乃至涅槃法界。

第四句,以“惟有”二字点出主题,颂叹真如。真如是最高层次的佛性,它超越了一切差别、矛盾和对立。真如虽然高远而难以捉摸,但通过佛性,我们可以认识到它的本质。

这首诗颂赞佛性与真如的关系,认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佛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本,而真如则是最高层次的佛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性的深深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