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犹应重,死灰方未然。
既逢田甲尿,仍遭酷吏悬。

【注释】:

槁木——枯死的木头。喻人或物已死,不可复生。

重(chóng)——再次。

死灰——烧成灰的火。喻已死者。

田甲尿——田甲,战国时齐国人。因与齐相晏子有隙,逃奔他国。后其臣将叛变,田甲以尿涂面,欲以媚仇人,被晏子识破,乃烹而杀之。

酷吏——指汉代的张汤、杜延年、王章等执法严酷之人。

悬——挂起,悬挂。

赏析:

此诗首句“槁木犹应重”,用《庄子》中“枯木逢春再发新芽”的典故,表明即使像朽木一样的人,只要还有生命的迹象,也仍然值得尊重和重用。次句“死灰方未然”,则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像死灰那样的无用之物,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也不能轻易放弃。这是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人的尊重。

第三句“既逢田甲尿,仍遭酷吏悬”,则是对现实的写照。这里的田甲,是指战国时期逃亡的齐国人田甲,他在被煮之前,曾以尿涂面以示媚敌。而酷吏则是指那些执法严厉的官吏。这两个比喻,都是用来揭示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无情。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字字珠玑,句句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诗歌总是能够深入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的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