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婉仪,清代女诗人,生于1732年6月24日。
方婉仪的生平虽短暂,但其诗作《生日偶吟》却展现了她的才情与情感,尤其是“冰簟疏帘小阁明,池边风景最关情”这两句诗,更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世界。
方婉仪,清代女诗人,生于1732年6月24日。
方婉仪的生平虽短暂,但其诗作《生日偶吟》却展现了她的才情与情感,尤其是“冰簟疏帘小阁明,池边风景最关情”这两句诗,更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世界。
【注释】 平簟:竹席。疏帘:稀疏的帷幕。小阁:小巧的楼阁。清清:清澈、透明。淤泥水:指荷花,因荷花不染污泥。 我与:我与……同日生,即我和荷花同时出生一样。 【赏析】 此诗以咏荷为题,首句写景,次句点题,末两句写意。全诗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语言清新明快,富有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日早晨。 首句“平簟疏帘小阁晴”,写的是小阁中的清晨
【注释】 马守贞:即马远,南宋画家、诗人。双钩:画法的一种,先用墨描出轮廓,再用线条勾勒填色。兰花卷:《兰亭集序》卷首的“兰亭序”三字,就是用这种双钩画法写成的。楚畹:指江南一带水乡。众芳:指各种香花。国香:指兰花。马四娘:马远之女。《明一统志》称他“有《兰亭图卷》,笔意奇峭”。太息:叹息,表示悲愁。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在马氏家藏的一幅《兰亭图》卷上。 诗的前半部分是描写图画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冢畔青青草色稠,芳名史册著千秋。 画师若把黄金嘱,老守长门到白头。 逐句解析与注释: 1. 冢畔青青草色稠,芳名史册著千秋。 - 冢畔:坟墓旁边。 - 青青:形容草的颜色鲜绿。 - 草色稠:形容草丛茂密的样子。 - 芳名:美好的名声。 - 史册:史书。 - 著千秋:流传千载。 译文:在墓地旁,那青草茂盛,它的美名传颂千古。 2. 画师若把黄金嘱,老守长门到白头。 -
【注释】 梅摹:梅花的画。 魏国夫人:指唐代韦氏(韦皋妻)字魏国夫人,善书,工画梅。 字仿杨家妹子书:杨贵妃的书法。杨贵妃字太真,是杨贵妃的小名。 玉浆犀液:古代传说中饮之能长生不老的神水。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妻子生日而作。诗的前两句写妻子的生日礼物——梅花图和杨贵妃的书法。后两句则是对礼物的评价。前两句用典,后两句是说妻子生日的礼物既像梅花,又像杨贵妃的书法,都是值得珍惜的宝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把握感情,抓住关键语句,分析精彩语言,并联系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同时参考诗歌的注释。 “记得当时拢髻年”:记得当时我还是个束发少年的时候。“拢髻”,古代妇女将头发盘成一个高高的发髻。这句诗是说:记得我年轻时,是一个束髻而立的年轻女子。 “春宵坐月百花前”: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月光下,看着满园盛开的花。
注释如下: - 期诸娣姒茶话:期待和姐妹们一起喝茶聊天的日子。娣姒:古代女子的称呼,这里指姐妹们。 - 旧家门巷草新生:指的是家中门前的草已经重新长出来了。旧门:指的是老式的门,通常为木制。巷:通常指的是街道、小路。 - 年年春风不世情:每年春天都有新鲜的风。春风:通常指的是温暖湿润的风。世情:通常指的是世间的感情或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已办月团三百片
王竹修,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 台中人,光绪间生员。 〖参考连横《台湾诗荟》附录,作者简介。 〗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参考王竹修〈敬步紫蕉赠韵〉一诗自注云:「是时,余廿一,方遭施案所累」、「庚寅(1890)十一月,余自泉州到台北禀请代父受罪,刘爵抚(按:指刘铭传)不许。 」〗,致使生活困蹇穷愁。 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