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
注释: 临济禅师的薪传,磨镜台依旧未动。 真风浩荡,坤乾动,三学精勤岁月催。 向上玄诠堪砥砺,无多直指见崔嵬。 秋容觌面成相契,好待他时优钵开。 赏析: 这首诗是和无文禅师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临济薪传磨镜台,祖庭无恙未曾隤。”描绘出禅宗修行的场所——磨镜台,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传承——临济禅师的薪传。这里的“祖庭”指的是禅宗的根本之地,即禅宗的起源地
【注释】 田寿昌嘱和柳亚子韵祝郭沫若五十大寿及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田寿昌是诗人,他给柳亚子写诗,请他用柳亚子的字来作一首和诗。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鼎堂,号尚武,广东番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中国现代史上最卓越的文化名人之一。 “微服”句:指作者当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平民身份出访日本。 “中原”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十年磨剑学屠龙,海阔风翻浪万重。 人生何期逢沈宋,归山犹得卧云松。 胡尘滚滚天无色,宿雾漫漫阙尚封。 昨夜思陵发清籁,相迟歌啸对晴峰。 注释: 将至西山留别桂林诸友:即将离开西山与朋友们告别的留别诗。 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地磨练自己。 屠龙:比喻有高超的本领。 海阔风翻浪万重:形容大海广阔,风浪很大。 沈宋:指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以《离骚》著称。 归山犹得卧云松:意思是说即使回到山林
【注释】 高僧:指佛教的出家人。半工吟:指半生从事诗歌创作。严子:严羽,唐代诗人,以诗论见长,提倡“以禅入诗”。陈公:陈子昂,唐代著名诗人,提倡“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作品风格。篆香稿:用篆字雕刻的香炉。禅月集:用禅宗故事编成的诗集。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联写僧人高僧自昔半工吟,只为山川蓄积深。意思是说僧人高僧自古以来就以吟咏诗歌为业,他之所以如此
诗句解析: 第1句:时空无限岂徒然,真理非存事物前。 - 时空无限:表示时间的无限延伸和空间的广阔无垠,强调事物的永恒性与宇宙的无限扩展。 - 岂徒然:反问的语气,表达对时空无限性的怀疑或不解,暗示着对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 真理非存事物前:指出真理不是预先存在的事物之前,而是随事物发展而显现,强调真理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第2句:旷世未闻常不变,山河竞逐众缘迁。 - 旷世未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咏怀四律 其一 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功。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证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译文 我后悔曾经在桂林写诗,感叹如今战场上的剑血多么浓重。 夸克粒子仍然存在基本想法,核酸技术仍然在模仿生物过程。 思维还没有越过雷池的一步,实验应该登上辩证的高峰。
诗句: 上天入地求诚急,涉海探骊心更齐。 译文: 我急切地追求诚实,如同要穿越天地一般,探索真理的心更加坚定。 注释: - 上天入地:意指极尽所能,不惜一切手段去追寻、探索。 - 诚急:形容对诚实的迫切追求。 - 涉海探骊:涉海比喻深入探寻,骊指的是珍贵的珍珠。 - 心更齐:形容内心的信念和目标更加一致、明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诚实的极度渴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的决心和毅力
追怀李任公 将军宽厚播仁风,民主先驱正气崇。 香港筵前交密信,首都会外达微衷。 老成谋国为猷壮,怛恻立宗理事融。 遗爱从今传百代,追情清德永无穷。 注释: 1. 将军宽厚播仁风:将军宽厚,指李任公(李光耀)宽厚待人,传播仁爱之风。 2. 民主先驱正气崇:民主先驱,指李任公是推动新加坡民主进程的重要人物。正气崇,表示他的品行高尚,追求正义。 3. 香港筵前交密信:在香港的宴会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居素,他是一位居士。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喜欢写景,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道谊常新玉可温”。这里的意思是道义永远新鲜如玉,让人感到温暖。诗人用玉和温这两个词来形容道义,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第二句是:“钟山无恙境犹存”。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钟山依然存在。这里的“钟山”指的是南京的钟山,而“无恙”则表示完好无损。 第三句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咏怀四律 其二 从谏如流思唐太,新时何幸沐朝阳。 多时积重令皆反,一撮凶顽已下场。 烂额焦头功可庆,徙薪曲突议谁彰。 追怀二十年前事,“善意”亲闻不敢忘。 译文: 像唐太宗那样听从劝谏就像流水一样,这是新的时代是多么的幸运啊。 多年的积重问题都得到了改变,一些顽固的人已经退出了舞台。 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已经被严惩,而一些善良的人却被忽视。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