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
【注释】: 1.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作者的诗作。 2. 烟雨凄迷:烟雾弥漫,细雨迷蒙。 3. 鸟啼花落:指鸟儿在啼叫,花儿也在飘落。 4. 篆香残:指篆书刻成的蜡烛已经烧尽了。 5. 惊涛拍岸东流急:意思是汹涌的海浪拍打着岸边,向东奔流而去。 6. 极目云天独倚栏:意思是极目远眺,只看见云天一片,独自倚靠着栏杆。 【赏析】: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桂平西山山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朝暾(tūn )初上影横斜:早晨的阳光刚刚爬上天空,阳光斜照在树叶之间,形成一道道光斑。 叶底轻凉透碧纱:树叶的缝隙间透出一丝清凉,仿佛是透过了一层碧绿色的纱巾。 定起关心惟一事:每天醒来,唯一的事情就是关注天气的变化。 春归到处落山花:春天来临的时候,山花盛开,到处都是美景。 注释: - 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
【注释】 山门:寺庙的大门。赖维持:依赖维持。缘尽思灵:缘分断绝了,思念灵光(佛性)。好研真佛理:好好研究佛的教义。相期:约定或希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寺庙中已经呆了两年时间,对佛法有了一定的理解。然而,他因为缘分已尽而不得不离开,心中感到万分遗憾。但他相信,这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和修行,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失落。作者鼓励觉光法师继续努力,好好研习佛的教义,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注释】 超山:位于浙江萧山。 一泓澄碧:一泓清水,清澈明亮。 丰干:唐代僧人,字洪远,号超山,常在山中打坐,人称“超山僧”。 留待梅花自品评:留下让梅花自己去品味吧。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超山观梅时的感受。首句写超山之景,用“叆叇”描绘出云层缭绕的样子,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写超山的景色,以“澄碧”来描写水的清澈和明亮,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第三句写超山僧人丰干的闲适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诗句和要求。 1. 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再却赋:这是一句关于林素园居士的诗句,他与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的句子,然后再次赋诗。这里的关键是理解“却赋”的含义,即林素园居士在之前已有一首关于章有的句子后,这次又创作了一首新的作品。 2. 名实未分白二毛,悬牌表刹亦徒劳:这句诗描述的是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们对于名利的看法
【注释】 位于广西。西山:指桂平的西山。山居:在山上居住。即事:即景抒情。十首:十首诗。敛:收起。炎威:炎热的暑气。已:已经。游人:游客。渐少:逐渐减少。午风:中午时分吹来的风。日满:太阳高照。长林:长着树木的森林或树林。黄叶:秋天树叶变黄。香:香味。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山中景色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久雨初晴,游人已逐渐离去,只有山中的树荫和阵阵凉爽的山风,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注释:在桂平西山山居种下油茶,点花生,茄子和黄瓜的芽已经萌发。谁说僧人的生活多俗事呢?他们的道理原不隔躬耕。 赏析:这是一首咏西山山居生活的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亲自动手耕种,种植油茶、花生、茄子和黄瓜等农作物。这四句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勤劳朴素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第三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认为僧人的生活并非只有俗事,他们的智慧和道理并不与躬耕生活相隔绝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塔影波光映远村,平畴万顷接山根。”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远处的村落被塔和波光所映衬,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广阔的田野延伸到山脚,与远处的村庄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 “春风习习春云淡,一路花香到寺门。” 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温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大地,天空中的春云也显得格外清新淡雅。沿途的花香弥漫开来,直到寺庙的大门前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注释: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著称,他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林素园居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让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诗人就站在枇杷树下,泪水如细线般垂落,而柳絮则沾满了泥土,显得有些自得其乐
【注释】莫谓山居百事捐:不要认为山居的生活,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去做。清闲未许抱云眠:我并没有清闲到连睡觉都可以抱着白云入睡的地步。松阳:指浙江桐庐县西的松阳县,这里代指隐居之地。趺坐:盘腿坐下。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认为隐居生活虽然清苦,但只要心中有志,就可以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他不仅自己坚持隐居,还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效仿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