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未分白二毛,悬牌表刹亦徒劳。
中行自昔归平易,僧在真修不要高。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诗句和要求。
- 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再却赋:这是一句关于林素园居士的诗句,他与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的句子,然后再次赋诗。这里的关键是理解“却赋”的含义,即林素园居士在之前已有一首关于章有的句子后,这次又创作了一首新的作品。
- 名实未分白二毛,悬牌表刹亦徒劳:这句诗描述的是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们对于名利的看法。这里的“名实未分”指的是名利与本质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而“白二毛”则是指两位老人,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 中行自昔归平易,僧在真修不要高:这句诗是关于寺庙和僧人的描述。“中行自昔归平易”意味着寺庙自古以来都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而“僧在真修不要高”则表明僧人真正修行时并不需要外在的浮华和高傲。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首句:“名实未分白二毛”,这里用“白二毛”来形容两位老人,强调他们的年纪和岁月带来的沧桑。同时,“名实未分”指的是名利与本质之间的界限模糊,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慨或反思。
- 次句:“悬牌表刹亦徒劳”,这里的“表刹”可能是指寺庙或者寺庙的外观,而“悬牌表刹”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通过悬挂招牌来显示寺庙的存在。但是诗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徒劳的,暗示了一种对于表面功夫的批判。
- 第三句:“中行自昔归平易”,这里的“中行”可能是指中间的道路或者是某种行为准则,而“自昔归平易”则表明从过去到现在,寺庙都保持着朴素无华的风格。这种风格可能是诗人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强调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 第四句:“僧在真修不要高”,这里的“僧在真修”可能是指寺庙里的僧人在修行,而“真修不要高”则表达了一种对修行的态度,即真正的修行不需要外在的浮华和炫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的理解,强调内在的修养和真诚。
这首诗通过对林素园居士和章有的观察和思考,描绘了一幅寺庙生活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修行和人生态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