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攻。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证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咏怀四律 其一
桂林诗句悔屠龙,谁识今朝剑血浓。
夸克犹存基本想,核酸尚作仿生功。
思维未越雷池步,实验应登辩证峰。
惆怅东君仍作客,李公往矣意憧憧。
译文
我后悔曾经在桂林写诗,感叹如今战场上的剑血多么浓重。
夸克粒子仍然存在基本想法,核酸技术仍然在模仿生物过程。
思维还没有越过雷池的一步,实验应该登上辩证的高峰。
我惆怅地发现春天来了,但李公已经离开了人世,我心中充满了怀念。
注释
- 桂林诗句悔屠龙: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悔恨之情,后悔自己曾在桂林写诗时忽视了现实,没有关注到战场的真实情况。
- 谁识今朝剑血浓:这句话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 夸克犹存基本想:夸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之一,这里用来形容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 核酸尚作仿生功: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它模仿生物过程的功能。这句话暗示了科学技术正在向生命科学的方向发展。
- 思维未越雷池步:雷池是一个比喻,表示界限或禁忌。这句话意味着思考或行动尚未触及到某些领域或界限。
- 实验应登辩证峰:辩证是辩证法的意思,指的是通过辩证的思维来理解问题。这句话鼓励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
- 惆怅东君仍作客:东君是指春神,这里用来指春天。作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却见不到李公的遗憾和失落。
- 李公往矣意憧憧:李公是指李公明,这里指的是李白。意忡忡表达了作者对李白去世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咏怀之作,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科学发展和社会现实的关切。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忧虑、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赞美,以及对失去知己和朋友的哀伤。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胸怀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