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注释: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著称,他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林素园居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让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诗人就站在枇杷树下,泪水如细线般垂落,而柳絮则沾满了泥土,显得有些自得其乐。这里的“泪如绳”和“柳絮沾泥”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比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强烈。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句:“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独特看法。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超越形式和声音的限制,不应该仅仅为了讨好他人而创作。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极端,但却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整首诗。

“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

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枇杷树、柳絮和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于诗歌独特性的追求和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