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柱不声唤,猢狲绳子断。
上士笑呵呵,中流若为见。
注释:
露柱不声唤,猢狲绳子断。
上士笑呵呵,中流若为见。
译文:
露柱无声地呼唤,猢狲的绳子断了。
上士笑呵呵,中流如何见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露柱和猢狲绳,后两句写上士和中流。
露柱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它有杆、有环,杆在地下,环在竿顶,环上挂着一个浮子,浮子浮在上面的水里,浮子的上下运动就是时间的流逝。而猢狲(猴子)的绳子则是用猴皮或丝织成的带子,可以系在树根上,猴子被系在树上后,就会爬不上树来。这两句诗描写了露柱无声地呼唤和猢狲的绳子断裂的情景。
上士是中国古代对士大夫、官员的尊称,这里指那些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笑呵呵则是指这些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面带笑容的状态。中流指的是河流中间部分,也就是河水流动较快的部分。若为见则表示难以见到。这两句诗描写了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看到河中间部分的河水流动时所表现出的高兴之情。
全诗通过描写露柱和猢狲绳子的情景,以及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看到河中间部分的河水流动时的高兴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知识、道德修养和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