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长夜甚明,长夜照众生。
死者归长路,生者暂时行。
夜眠由鬼界,天晓即营生。
两两相劫夺,分毫努眼净。
贤愚不相识,壤壤信缘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最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此诗为五言白话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人世间的生与死,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
第一句“秋长夜甚明”写秋夜长而明亮,点出时间是秋天,说明天已很晚;“长夜”表明夜的时间很长,暗示人世漫长。“长”“夜”二字连用,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和夜晚的寂静,也暗含着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二句“长夜照众生”承接上文,进一步写长夜中照见的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即一切众生在漫漫的长夜里都在奔波忙碌;“照亮众生”,既指长夜的光明普照众生,也暗示了人世间的黑暗。“众生”一词,既是对人的泛称,又是对佛家的自称。这里把人比作众生,意蕴深远。
三到五句是说:死者回归长路,而生者则暂且行于世间。“归”字,既指死亡回归,又暗指人生有去无回。“暂时行”三字,一方面指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生与死、有与无之间的界限。
六句是说:夜睡时由鬼界来,天亮后便营生了。“鬼界”、“营生”,一语双关,既指死后的世界,又指人间生活。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人世的生活,实际上是通过生死轮回来表现人世的悲欢离合。
七至九句是说:人们相互劫夺着分毫的钱财,互不相让,甚至瞪眼怒视对方。“劫夺”二字,既写出人们的贪婪本性,也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不休、勾心斗角。“分毫努眼净”一句,既写出了人们争抢财物时的凶残模样,也表现出了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和虚伪丑恶。
第十句是说:贤者和愚者都不认识彼此(贤者与愚者),但都相信缘分。“信缘”二字,既表明了人们对命运的认识态度,又暗示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
结句“壤壤信缘行”中的“行”字,既指行走、行动,又指行为、举止。这句诗表面看似在说人们按照自己的行为举止行事,实际上却是在强调人们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答案】
译文:
秋天的晚上非常明亮,漫长的黑夜照见世间的一切众生。
死者回归长路,而生者暂且行于世间。
夜睡时由鬼界来,天亮后便营生了。
人们相互劫夺着分毫的钱财,互不相让,甚至瞪眼怒视对方。
贤者和愚者都不认识彼此(贤者与愚者),但都相信缘分。
赏析:
此诗为五言白话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人世间的生与死,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全诗四句一韵,每四句一意,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和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