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第一首: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注释:红色的妆容都抱着紫檀色的胡琴,一条朱弦就有四十根。在湘江的波浪中演奏乐器会感到惭愧,因为湘江的流水声就像鼓瑟的声音一样。在秦楼的月光下停止吹奏箫曲,因为秦楼的月色已经像明亮的月亮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胡琴女艺人的优雅和美丽,以及她的技艺高超。诗中的“红妆”指的是美丽的妆容,“紫檀”是指胡琴的材质,“一抹朱弦四十条”描述了胡琴上精美的朱弦。“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则表达了胡琴女艺人在演奏时感到羞愧的情景,因为在湘江的波浪中演奏乐器会感到惭愧,因为湘江的流水声就像鼓瑟的声音一样。在秦楼的月色下停止吹奏箫曲,因为秦楼的月色已经像明亮的月亮一样。
第二首: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注释:在寒冷的环境中敲击白玉的声音显得特别温柔,温暖的环境中逼迫黄莺般的女子说话声音变得娇媚。皇帝身边的官员都侧着耳朵倾听,仿佛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胡琴女艺人的歌声,她的歌声如同黄莺般清脆,又带有独特的韵味。诗中的“寒敲”和“暖逼”分别形容了不同环境下的音色特点。“骨清神爽似闻韶”则表达了皇帝身边的官员对胡琴女艺人歌声的赞美,认为她的歌声清新脱俗,宛如古代的乐音。
这两首诗都是赞美胡琴女艺人的诗歌,通过描绘她的外貌、音乐技艺以及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来表达对她的喜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