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诗中描绘了胡琴演奏者在荆南席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演奏者的技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玉纤挑落折冰声:描述的是弹奏胡琴时手指的动作,如丝般柔软,如同折断冰块的声音,传达出音乐的清脆与高洁。
散入秋空韵转清:指胡琴音乐随着秋风飘散,其旋律变得更加清丽、悠扬。
二五指中句塞雁:指的是演奏者用二指和五指演奏出如大雁南飞般的音调,给人以宽广的视野感。
十三弦上啭春莺:用十三弦上的乐声模仿春天黄莺的啼鸣,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生动与活泼。
谱从陶室偷将妙:暗示这美妙的音乐可能来自于古代乐师的巧妙创作或借鉴。
曲向秦楼写得成:表示乐曲在秦楼得以完善并成功创作完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形容宫中美女众多,而演奏者能够在这众多女子中独得楚王的青睐。
就中偏惬楚王情:表达了在众多女子中,演奏者的技艺最能触动楚王的情感。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不仅仅是一首赞美音乐的诗歌,更通过对音乐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人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