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
吾齿右排上,一齿脱而去。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年籥惜不返,日驭走为蠹。
唇亡得无寒,舌在从何诉。
辅车宜长依,发肤可增惧。
不须考前古,聊且为近喻。
有如云中雨,雨散绝回顾。
有如枝上叶,叶脱难再附。
白发非独愁,红颜岂私驻。
何必郁九回,何必牵百虑。
开尊复开怀,引笔作长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名为《齿落词》,全诗共十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一个关键词,并对其进行了注释。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

  • 己卯和庚辰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天干地支,分别代表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这里指的是农历的六月三十日。
  • “仲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五月末或六月初。”晦之暮”则是指这一天的傍晚时分。

吾齿右排上,一齿脱而去。

  • “右排”指的是人的牙齿排列,通常指最左边的牙齿。”一齿脱而去”意味着一颗牙脱落了。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 这里的”吾”代指作者自己,”呼吸”和”咀嚼”都是指吃东西时的动作。”缺吾防”和”欠吾助”表示吃东西的时候缺少了保护和帮助。

年籥惜不返,日驭走为蠹。

  • “年籥”指的是日历,”日驭”则是太阳运行的象征。”返”和”为蠹”都表示失去原有的意义或价值。

唇亡得无寒,舌在从何诉。

  • “唇亡”意味着嘴唇没有了,可能是因为牙齿脱落造成的。”舌在”则表明舌头还在,但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辅车宜长依,发肤可增惧。

  • “辅车”指的是面部的一部分,通常包括下颌、颧骨等部位。”长依”表示需要依靠。”发肤”则泛指身体,表示应该珍惜生命。

不须考前古,聊且为近喻。

  • “考前古”是指回顾过去的历史,”聊且为近喻”则是指用一些近现代的例子来比喻。

有如云中雨,雨散绝回顾。

  • “云中雨”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像云中的雨一样突然而猛烈的变化。”雨散绝回顾”则表达了这种变化之后留下的空白和遗憾。

有如枝上叶,叶脱难再附。

  • “枝上叶”指的是树枝上的叶子,”叶脱难再附”表示叶子虽然曾经附着在树枝上,但现在却已经脱落,无法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白发非独愁,红颜岂私驻。

  • “白发”和”红颜”都是形容人的年龄状态,”非独愁”表示不仅仅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忧愁。”岂私驻”则表示不应该只为自己停留。

何必郁九回,何必牵百虑。

  • “郁九回”和”牵百虑”都是用来形容人过度思考的问题。”何必”表示不需要这样。

开尊复开怀,引笔作长句。

  • “开尊”是指打开酒杯,表示饮酒庆祝;”开怀”则是放开心扉,表示心情愉悦。”引笔作长句”则是指拿起笔来写长篇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整首诗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