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
佳人卷箔临阶砌,笑指庭花昨夜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大意;然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喜爱之情;再体会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最后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欣赏评价。“晓”字点明时间,“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描写了清晨天象的变化。“列宿”,指天上的星辰。“元朝”,即正北方。“朝”,动词,指方位。“爽神”,凉爽心神。“晞”,晒。“爽神晞露”是说晨光照耀在楼台上,清凉宜人。这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清晨的美景图。“佳人卷箔临阶砌,笑指庭花昨夜开”,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拂晓时分起身开门的情景。“佳人”,美女。“卷箔”,“揭起窗帘”。《诗经》有云:“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意思是太阳刚刚升起,月亮也慢慢落下。这里指早晨的光景,暗示女子起床的时间。“阶砌”,台阶下石砌的地。这两句写女子早起开门后,看到庭院中盛开的鲜花。“笑指”,用手指指点。“昨夜开”,昨日才开放的。“佳人”是全诗的主人公,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推开窗帘,打开房门。她走到院中,发现昨夜刚刚开放的花朵已经凋谢了。她感到惋惜和遗憾,于是用手势示意昨夜的花又开了。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多情。
鉴赏:
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清晨醒来后,推开窗子,看到昨夜盛开的花朵又凋落了的景象。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首句写天明时,北斗星从东方出现(或曰斗柄东指)。北斗星的杓(勺)指向正北,故称“元朝北极”。次句写天刚放亮,人们还被浓重的云雾笼罩着,这时突然传来一阵阵凉风,驱散了雾气。第三句写天放亮时,人们纷纷起床,开始活动。第四句写这位佳人起来以后,便推开窗户,来到院子里,向四周张望。第五、六句进一步写她看见院中的花儿又凋谢了,因而叹息不已。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清晨起来看院里花开花落的景色。诗中写景抒情都很自然,不假造作。全诗四句,前三句叙事,末一句抒情,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首句写晓色。“列宿回元朝北极”,交代时间是早晨,是初升之时。“列宿”,北斗星排列成斗形,称为“列宿”。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其位置在南方天极之旁。“元朝”,正北方。“朝”,方位词,方位名词作状语使用,表示方向。“元朝北极”,即正北方的北斗星座。“爽神”,清爽之神。“晞”,同“曦”,日光。“爽神晞露”是说晨光照耀着楼台。“爽神”“晞露”,都是写早晨的景色。
次句写人物的活动。“佳人”,美人,此处指女主人。“卷箔”,揭开帘子。“临阶砌”,登上台阶下面的石阶上。“阶砌”,台阶下的石砌地面。这句的意思是说:女主人起来之后,掀开帘子,走出门外,来到台阶下面石砌的地面上去察看。
第三句写女主人的动作。“笑指”,用手指点,这里指女主人伸手指向院中盛开的花朵。“庭花”,庭院中的花朵。“昨夜开”,昨夜开的花朵已经凋谢了。这里暗含昨夜有人来过的意思,否则女主人也不会注意到昨夜开的花朵已经凋谢了。
末句写女主人的感想。“佳人”是全诗的主角,一个美貌出众的女子。她起床之后,推开门,来到院中,看到昨夜开的花朵已经凋谢了。于是女主人惋惜、遗憾地用手指了指院中昨夜开的花朵,表示昨夜的花朵又开了。
【答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