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踪迹在,旷望向江滨。
往事谁堪问,连空草自春。
花疑西子脸,涛想伍胥神。
吟尽情难尽,斜阳照路尘。
诗句释义及赏析:
姑苏怀古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州(即姑苏,古代称为吴)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怀念。”姑苏”是江苏省苏州市的古称,位于长江和太湖之间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城市。诗中“怀古”指的是诗人对苏州这座城市及其历史的感慨和回忆。
苏台踪迹在 - “苏台”是苏州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指苏州的园林。这里的“踪迹”可能意味着曾经游览过或留下了足迹的地方。”在”表明这些遗迹依然存在。
旷望到江滨 - “旷望”意味着远眺,而“江滨”则特指靠近长江边的区域。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站在高处(如城墙、楼阁等),向远处眺望的景象。
往事谁堪问 - 此句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感慨和无奈。“谁堪”(何人能够)表达了疑问,询问是否有人能够理解和评价过去的事情。
连空草自春 - 这句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象,意指春天到来时,草地从地面生长出来,与天空相连。这种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新生命的开始。
花疑西子脸 - 这里的“花”指的是植物或花卉,而“西子脸”指的是美女西施的面容。诗人通过对比将花卉的美丽与美人的美貌相比,强调了自然美的精致和吸引力。
涛想伍胥神 - “涛”代表波涛、海浪,“伍胥”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忠诚而闻名。这里可能是借用伍子胥的形象比喻浪涛中的壮美和英勇。
吟尽情难尽 - “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吟诵、吟咏,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情难尽”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情感或意境无法完全表达或穷尽的状态。
斜阳照路尘 - “斜阳”指的是夕阳,通常与傍晚时分联系在一起。“路尘”指道路上的尘土。这句话描绘了黄昏时分,斜阳照射下的路面和扬起的尘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译文:
姑苏的遗迹依旧矗立,我遥望着江边的天际线。往事的片段难以追问,只有随风飘动的野草年复一年地盛开。人们怀疑春天里那花朵的美丽是否像那位美丽的西施,而我想象着那些海浪中的勇者是否还能找到他们的伍子胥。在无尽的吟唱中,我试图抒发内心的无尽之情,但夕阳西下,道路之上的尘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赏析:
此诗以苏州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记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苏台”、“江滨”、“花”、“涛”、“西子脸”和“伍胥神”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吟尽情难尽,斜阳照路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哲思。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苏州古城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