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石室疏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

【注释】

访庐山归章禅伯:拜访庐山后回到章禅伯处。

石室:指庐山上的一个道观,名叫石门涧。

疏钟后:指山中晨钟敲响之后。

寂寂莎池片月明: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莎池之上。

学徒:指学佛法的人。

妙法:佛教语。

无生:指佛教所说的不生不灭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游庐山后,返回章禅寺,与禅师谈论佛法的情景。首句说:“石室疏钟后,寂寂沙池光。” 石室即指章禅寺,作者在游山玩水之余,回到了自己的修行之地,此时,晨钟悠扬响起,给幽静的寺院带来了一丝生气,接着又描绘了月色下沙池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第二句“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作者以禅宗的“顿悟”说为思想基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顿悟”,便可成佛。他在这里对前来参拜的许多学人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要于言下悟无生”。第三句写学人们对于佛理的种种疑问,并一一予以解答。最后两句写自己对佛理的理解及对学人们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练,内涵深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