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
古树着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
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

金陵杂题二首

第一首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

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注释:金陵(今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是南北交通的要塞。“王气”是指帝王之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都城从咸阳迁到金陵,金陵从此有了帝王气派。“晋元”是指东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兴四年(316)渡江来到金陵,改国号为晋,定都金陵,史称东晋。此诗首句言金陵自古就是帝王之气,有王者气象。“四百年”指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已有四百余载。第二句说东晋元帝司马睿来到金陵时,天下大乱,四海分崩。第三句说:我愧对海内苍生,他们全都战乱涂炭,流离失所,没有地方可以安居。第四句说:我要来保护这片土地,使它免遭涂炭,恢复繁荣昌盛的局面。赏析:这首诗是东晋元帝司马睿在金陵即位后写的。诗一开始就点明金陵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接着以历史事实说明,自秦朝以来,金陵已有四百余年的帝王之气。然后笔锋一转,写东晋元帝来到金陵时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最后诗人表达了要保江东大地,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恳切。

第二首

古树着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注释:金陵(今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是南北交通的要塞。“古树”指高大的老树。“着行”即行走之意。“远岸”指水边。“暮山”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山色。“微烟”指夕阳映照在远处山上,形成一片淡淡的烟雾。这是金陵一带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接下来三句诗写战乱之后的景象。“千征万战”,意为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战斗,而“英雄尽”则意味着战争结束后,英雄们都已死去。“落日牛羊”,形容夕阳下,牛羊正在吃草。最后两句诗写战争结束后,百姓的生活状况。“落日”,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牛羊”,指放牧的牛和羊。“食野田”即在野外吃草。这首诗描写了金陵一带的战争前后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希望,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望。

赏析:这首诗是东晋元帝司马睿在金陵即位后写的。诗一开始描绘了金陵一带的自然景色,然后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变化,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望。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