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
阵云暗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
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
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

横吹曲辞·入塞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战争气息的唐代诗歌,诗人用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将领奔赴边疆、保卫家园的壮烈景象。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欲为皇王服远戎
  • 欲为皇王服远戎:诗人表达了渴望为帝王效力,远赴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这里的“欲为”表达了诗人的迫切愿望,“服远戎”则指奔赴边疆抵御外敌。
  • 万人金甲鼓鼙中:形容士兵们身披金甲,手持鼓鼙(古代战鼓),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这里“万人”指的是众多将士,“金甲”指的是坚固的铠甲,“鼓鼙”则是战鼓,形象地展现了战士们英勇善战的景象。
  1. 阵云暗塞三边黑
  • 阵云暗塞三边黑:描述了战场上浓重的云层遮蔽视线,使得边境的三边都显得昏暗不明。这里的“阵云”象征着战场的紧张气氛,而“三边黑”则强调了战事的严峻程度。
  • 兵血愁天一片红:表达了战场上士兵牺牲的悲壮景象,鲜血染红了天空,令人感到心痛与悲伤。这里的“兵血”指的是战斗中流下的鲜血,“愁天一片红”则形容血染天空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1. 半夜翻营旗搅月
  • 半夜翻营旗搅月:描述了夜深人静时,将士们悄悄更换旗帜,以迷惑敌方,保护安全。这里的“半夜”指的是夜晚,“翻营旗”指的是换掉旧的旗帜,“搅月”则形容动作之轻盈,仿佛不惊扰月亮。
  • 深秋防戍剑磨风:表达了秋天到来,天气渐凉,士兵们在边防线上警惕地擦拭武器,以防不测。这里的“防戍”指的是边防上的守卫,“剑磨风”则形容剑被反复磨砺,锋利无比,体现了士兵时刻准备战斗的决心。
  1. 谤书未及明君爇
  • 谤书未及明君爇:表达了虽然有批评君主的言论,但由于君主贤明,这些批评未能实现。这里的“谤书”指的是对君主的不满言论,“未及明君”则表明这些言论并未达到目的,“爇”在这里可能是燃烧的意思,象征着言论的影响力被压制。
  • 卧骨将军已殁功:表达了尽管将军已经去世,但他的功绩将永存。这里的“卧骨”指的是死去的将军,“将军已殁功”则表达了将军虽已离去,他的功绩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1. 苦战沙间卧箭痕
  • 苦战沙间卧箭痕:描绘了在沙漠战场上艰苦战斗的场景,士兵们躺卧在沙地上,留下箭痕。这里的“苦战”表达了战斗的艰辛,“沙间卧箭痕”则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恶劣环境中坚持战斗的情景。
  • 戍楼闲上望星文:表达了在驻守边疆的士兵闲暇之余,抬头仰望星辰的情景,寓意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戍楼”指的是边防上的瞭望楼,“闲上望星文”则形容士兵在休息时刻仰望星空,表达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1. 生希国泽分偏将
  • 生希国泽分偏将: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分封一位杰出的将领来管理国家,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这里的“生希国泽”指的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分偏将”则意味着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承担重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 死夺河源答圣君:表达了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国家的河流,回应君主的号召。这里的“死夺”指的是不惜牺牲生命,“河源”指的是国家的河流源头,“答圣君”则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承诺。
  1. 鸢觑败兵
  • 鸢觑败兵:描述了鸢鸟窥视败兵的情景,寓意着对失败者的嘲讽和不屑。这里的“鸢觑”指的是鹰类鸟类观察猎物的动作,“败兵”则表示失败的军队或人物。通过这个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失败者的轻蔑态度以及对胜利者的认可。
  1. 远树深疑贼
  • 远树深疑贼:描绘了远处的树木似乎隐藏着盗贼的画面,暗示了周围环境的险恶。这里的“远树”指的是远处的树木,“深疑贼”则表达了对周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担忧和警惕。
  • 惊蓬迥似雕:表达了风吹过,蓬草摇曳的情景,如同猛禽在翱翔。这里的“惊蓬”指的是随风飘动的蓬草,“雕”在这里可能是指鹰或其他猛禽,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动态而又生动的感觉。
  1. 凯歌何日唱
  • 凯歌何日唱:询问何时才能高歌胜利,表达对胜利时刻的期盼。这里的“凯歌”指的是胜利时的欢歌,“唱”则表达了歌唱的意愿。通过这个询问,诗人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1. 碛路共天遥:表达了在沙漠的道路上,与遥远的天空相接的景象。这里的“碛路”指的是沙漠上的路途,“共天遥”则形容道路与天空之间的距离遥远且难以逾越。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沙漠的荒凉与孤独。

《入塞曲》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刻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英雄们的赞颂和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