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 “竺卿”指的是古代的僧人竺法祖,这里代指一位僧人。
  • “何处去”表示他已离去。
  • “触目尽凄凉”形容眼前所见景象令人感到悲伤和凄凉。
  1. 不见中秋月,空余一炷香。
  • “中秋月”指的是中秋节时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和和谐。
  • “空余一炷香”意味着因为僧人们不在,所以没有他们陪伴的月光和香气。
  1.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 “残花”是指凋谢的花。
  • “飘暮雨”描述了花瓣在雨中飘落的景象。
  • “枯叶盖啼螀”描绘了叶子覆盖下的秋蝉鸣叫的情景。
  1.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 “新坟塔”指的是新的坟墓或墓碑。
  • “谁礼”询问是谁在为这座新坟献上祭品或祈祷。
  • “萧条渭水傍”形容墓地周围环境荒凉,与渭水(黄河支流)相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僧人离开后的寺院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触目尽凄凉”、“空余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而“谁礼新坟塔”一句,则让人联想到对逝者的纪念和缅怀,以及生命的有限和脆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