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苍茫浦,风微浪亦粗。
估喧如亥合,樯密似林枯。
地峻湖无□,潮寒蚌有珠。
东西无定所,何用问前途。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晚泊苍茫浦,风微浪亦粗。

估喧如亥合,樯密似林枯。

地峻湖无□,潮寒蚌有珠。

东西无定所,何用问前途。

【注释】

匡山:今安徽巢县南的匡山。

估:指商人。

亥:十二地支之一,属猪。

□:通“岸”,水边。

潮寒蚌有珠:指秋天的潮水寒冷,蚌子内能结出珍珠。

【赏析】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歌共八首,每首八句,全诗内容相同,都是描述匡山的景色。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清幽,风格高旷。

这首诗的第一句“晚泊苍茫浦”描写了诗人傍晚时分停靠在苍茫的河边,第二句“风微浪亦粗”描述了微风轻拂着波浪,波涛汹涌,第三句“估喧如亥合”描绘了船舱内商人喧闹的声音如同猪叫一般,第四句“樯密似林枯”则描绘了船帆密集得如同树林一样,而船桅则像干枯的树木般矗立。最后一句“东西无定所,何用问前途”抒发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不安,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忧虑和困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