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
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
水石香多白,猿猱老不啼。
空馀忍辱草,相对色萋萋。
《逢五日僧入五台五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五台山的险峻,并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句“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描绘了五台山的壮观景色,山顶积雪如雪海一般,令人惊叹不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四周的景色都显得如此渺小。
第二句“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在诗人眼中,河水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横亘于于阗北边。而当太阳落下时,月亮升起在月支西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水石香多白,猿猱老不啼。”则是对五台山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描述。诗人发现,这里的水石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使人感觉心旷神怡;而山上的猿猱虽然年迈,却依然能发出悠扬的啼声,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第四句“空余忍辱草,相对色萋萋。”则是诗人对五台山的一种感慨。他发现,在这荒凉的山中,只有一些坚韧的忍辱草顽强地生长着,它们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美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五台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也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提供了一种启示: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保持坚韧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