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
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注释】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世上的万种纷扰何必去问,好时光就在眼前。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深秋夜半时分细雨飘洒,落叶满池塘。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静的时候生怕惊动了龙神,穷困的时候被草木欺骗。

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生平有许多事情,唯有道人最清楚。

【赏析】
这首诗写在秋天夜晚,诗人因怀念天台山的道人而作。诗中抒发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之心,表达了与世无争的闲适情怀。
首句“万事何须问”,表明作者认为人生万事不必多问,一切自有天意安排。第二句“良时即此时”,进一步说明时机已到,一切顺其自然即可获得好的结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事原则,表现出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胸怀。
第三四句写景,描绘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高秋”二字点明时节,“半夜雨”、“落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这些景物都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第五六句则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静怕龙神识”,意味着在寂静的时候害怕惊动了神灵;“贫从草木欺”,则暗示着贫穷时容易被周围的花草树木所欺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最后两句则是对道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诗人说平生有许多事情无法向别人诉说,只有在道人身上才能得到理解。这种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对道人的敬仰,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明月、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