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乌江》。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边上行:这是诗的标题,表明作者在描述边远地区的景象。
- 黑松林外路:描述了一片黑松林之外的道路。
- 风角远嗈嗈: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音。
- 朔气生荒堡:北方的寒气使荒凉的城堡更显凄凉。
- 秋尘满病容:秋天的尘土让面容显得苍白无力。
- 豺掊沙底骨:豺狼啃食沙地寻找骨头。
- 人上月边烽:人们攀登到月光下的地方点燃烽火。
- 休作西行计:不要做向西走的打算,因为西边越来越危险。
译文:
在黑松林外的路上,风在呼啸,声音悠扬。
北风中,荒凉的城堡显得更加孤独和凄凉。
秋天的天空充满了灰尘,让人感觉疲惫不堪。
豺狼正在沙地上寻找食物,而人类也在月影下点亮烽火。
不要做出向西去的计划,因为西边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凄凉景象。首句“黑松林外路”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偏远的背景,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风、寒、尘土等元素,展现了边远地区特有的自然风貌,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精神状态。
诗中的“豺掊沙底骨”和“人上月边烽”两句尤为生动,前者揭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后者则表达了人们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休作西行计”和“地渐凶”总结了整个诗的主题,即告诫人们不要轻率行事,特别是在边远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忧郁和对未知的恐惧,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边疆人民的同情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