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春晚桐江上闲望作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释义:在春天傍晚的桐江上悠闲地远望,江上行船的声音在落日的催促下响起,一片片落叶在江面上飘荡,仿佛被搅动起来,形成了一团团红色的灰尘。没有人欣赏那静谧美丽的青山,只有船只在夜色中驶来;沙鸟在远处的天空飞翔,像天上的云朵;而汀洲上的花却像烈火一样在雨中绽放。可惜的是那个潇洒的渔翁啊,他披散着头发,驾着小船离去了,不再回来。
译文:
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
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
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
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的车声和落叶纷飞的景象。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这些景象,而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场景之中。
首联“江上车声落日催,纷纷扰扰起红埃”,描绘了江上车声和落叶纷飞的景象。这里的“江车”是指渡口的木筏或小舟,它们在江面上行驶发出的声音,就像古代马车的声音。诗人用“落日催”来形容夕阳的落下,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而“纷纷扰扰起红埃”则形容落叶在江面上飘荡的样子,给人一种动态、活泼的感觉。这两句话虽然简短,但却将江水、夕阳、落叶等自然景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颔联“更无人望青山立,空有帆冲夜色来”继续描绘了江面上的情景。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青山,而是通过“望青山”这个动作来表达对青山的情感。同时,“空有帆冲夜色来”这句也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江面上的景象更加神秘莫测。这两句话虽然简短,但却将江水、山、帆等景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江水的流动和山的巍峨。
颈联“沙鸟似云钟外去,汀花如火雨中开”则是通过视觉感受来描绘江上的景象。诗人用“似云”来形容沙鸟飞行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而“如火”则形容汀洲上的花在雨中开放的样子,给人一种热烈、激情的感觉。这两句话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景物,但是通过比喻手法,将沙鸟、云、花等自然景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尾联“可怜潇洒鸱夷子,散发扁舟去不回”则转向了对一个人物的描述。这里的“鸱夷子”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贤士范蠡,他曾经在桐江隐居,后来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之后,又选择了隐退生活。诗人用“散发扁舟去不回”来形容范蠡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两句话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景物,但是通过描述一个人物的生活态度,将整个画面的主题更加突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