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着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

【注释】兹地:这里。曾栖菩萨僧:曾经栖息在菩萨僧人居住的地方。旃檀(zhān tan)楼殿:佛寺的殿堂,用旃檀木建造。崩腾:崩塌坠落。境胜:境界高远。终:终究。因知:于是知道。人:指僧人。悉:全。不曾:没有。斜谷:山名,在今陕西汉中市西。暗藏:隐伏。千载雪:指千年积雪。薄岚:微风。常翳:经常遮蔽。一龛灯:佛寺中的一盏灯。龛(kǎn):小佛像。多惭:非常惭愧。不及:赶不上。当时海:指当年那位隐居于海隅的仙人张果。嵯峨(cuó é):形容山峰重叠、险峻。万层:万丈高的山。

【赏析】

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写了诗人游历金华山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描绘了金华山上佛教圣地的景象。诗人在这里曾经栖息于一位菩萨般的僧人所居住的地方,那里的建筑宏伟壮丽,瀑布如雷鸣般轰鸣,仿佛要将天地分开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金华山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颔联“因知境胜终难到,问着人来悉不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诗人知道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高远难以到达,即使有人前来探访也无从得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憧憬之情,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心理。

颈联“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描绘了金华山中奇特的自然景观。山中隐藏有千年未化的积雪,每当微风吹过的时候,云雾缭绕,仿佛笼罩在一座佛寺之中。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为诗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灵感。

尾联“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仙境差距的认识。诗人感到十分惭愧,因为他未能像当年那位隐居于海隅的仙人张果那样,拥有如此美妙的生活环境。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要努力攀登更高的山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之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金华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决心。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具历史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