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纵横遍水湄,尽收为冢碧参差。
分明为报精灵辈,好送旌旗到凤池。

【注】:

1.东阳:古县名。临岐:地名,今为浙江临海市。杜使君:指唐杜审言。凤池:即翰林,皇帝的秘书省,是文官的高级职位,相当于宰相。2.枯骨:死尸。3.碧参差:形容坟墓排列整齐有序。4.精灵:这里指鬼魂。5.旌旗: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中用来指挥进退、左右的标志物。6.报恩寺:位于杭州。7.水湄:水边。8.凤池:凤凰池,指朝廷,皇帝所居之地。9.凤阁:指中书省,宰相府,也是皇帝的办公室。10.翰林院:唐代学士院,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文书的处所。11、翰林学士:皇帝的文学顾问官,相当于宰相。12、清秋:秋天。13、寒砧:指秋日傍晚敲打木梆子驱赶野兽的声音。14、荒城:荒凉的城市。15、断魂:形容极度悲伤。16、孤垒:孤立的墓堆。17、空山:荒芜的山野。18、鬼火:古人认为山林间有如萤火虫般的幽光,是阴间鬼魂的象征。19、夜行船:一种水上交通工具。20、月明:明亮的月光。21、寒蛩(qiong):蟋蟀,在寒冷的季节里鸣叫,古人常用它来象征凄凉的秋景。22、霜天:冷天。23、江上:江边。24、西陵:地名,今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侧。25、归鸿:指南飞的大雁,诗人以之自喻,表示自己像大雁南飞一样,离开了朝廷,回到了故乡。26、落日:指落日余晖。27、渔舟:渔船。28、烟水:雾气蒙蒙的江水面。29、暮霭:天色渐暗时,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30、寒鸦:指乌鸦。31、孤村:荒凉的乡村。32、斜月:指月亮偏西。33、远山:远处的山峦。34、近树:近处的树木,可能是近处的村庄或树林。35、断桥:位于杭州西湖的一座桥,因《白蛇传》而闻名。36、青草:指草地。37、孤馆:荒凉的驿站。38、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人休息的长亭,也指送别之地,多用于送别诗中。39、残星:指星星残缺,暗示天将亮。40、归梦:回到故乡后所做的梦。41、孤舟:孤独的船只。42、夜行船:水上交通工具。43、明月:明亮的月光。44、寒砧:指秋日傍晚敲打木梆子驱赶野兽的声音。45、荒城:荒凉的城市。46、断魂: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借对杭州一带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朝廷的忧虑。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写景,后六句抒发感情。

“枯骨纵横遍水湄,尽收为冢碧参差。”首句写水湄边的枯骨纵横交错,被收集起来埋葬了,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坟墓群。第二句描绘出这些坟墓排列整齐有序的样子,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第三句则是对这些坟墓背后的意义进行解释,指出这些枯骨都是死去的人,他们的魂魄都被送到了这个凤池之中。这里的凤池指的是唐朝皇帝的办公场所,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所在。

“分明为报精灵辈,好送旌旗到凤池。”第四句则进一步解释了这些枯骨的意义,它们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化身,现在被收集起来安葬在这里,是为了报答那些为国家牺牲的精灵们。最后一句则是说,现在应该把旗帜送到凤池之中,以示对这些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杭州一带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朝廷的忧虑。同时,也通过咏史怀古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